• 收藏本站
  • |
  • 设为首页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赞课堂】第一季第九集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7日 15:40    编辑:王磊 核稿:  点击量:

黄波老师的课堂:探索文学之美

(听课人:外国语学院2014级英语(翻译)专业朱怡)

时间:2017年5月9日

天气:晴

地点:博约楼609教室

课程:美国文学史

黄老师总是身着西装,头发一丝不苟,给学生的印象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他的课也如其人,以温和儒雅的声音、睿智辩证的思维带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探索其中的奥秘。

对于我们来说,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大约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我也就读了翻译过来的《老人与海》,却没有阅读英文原著。黄波老师看出这一点,也不急着把思想内涵说个明白,而是留着一丝悬念,带着大家在文章里探索。

一开始,黄老师先领着我们追溯了文章标题Hills Like White Elephants的由来。原来这个标题出自一个泰国的典故:白象作为神圣的珍宝被国王赏赐给大臣,只能供奉而不能用作劳动,现在寓意着大而无当的事物。标题既描写了群山的景貌,又暗示了一样珍贵却无用的东西,可谓一语双关。黄老师的解释让同学们兴趣盎然,迫不及待地要往下读。这时黄老师微微一笑,在旁边提醒我们,“阅读时要时刻思考作者笔下的故事与标题有什么关联,找出‘证据’来,这对我们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很有帮助。”

黄波老师总能用他地道的英文朗读把同学们代入故事情境。当我们通过海明威极其简练的语言总结出男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性格时,黄波老师“趁热打铁”地询问我们这种语言风格看起来像什么。有同学在底下说有点像电视剧里打的电报,老师说对,电报打字价格昂贵,惜墨如金,正是海明威“电报式风格”的语言特色。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们心里不由生出了一股兴奋与满足。他接着引发我们联想这种简练的语言与冰山理论的相通性——作者真正的深层寓意,还在那海平面下的巨大冰山里呢!

黄波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当我们还沉浸于海明威的语言情境的时候,强烈的下课铃声宣示了课堂的结束,沉入其中的课堂总是这么短暂。黄波老师用手指点了点讲台,“虽然问题解决了,但同学们依然不能懈怠啊,在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在文章中找到证据,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台下同学们陷入了沉思,随后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黄波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求真的思维。他的课堂总能让我们燃起思想火花和思考的热情,总能在不知不觉间带我们进入文学审美的境地。(外国语学院:朱言宇/审稿)


常娟老师的课堂:新闻采编的尝试

(听课人:文学院2015级编辑出版学专业程大荣)

时间:2017年5月23日

地点:锦绣校区博约楼416教室

天气:小雨

课程:新闻采编

采编课课前的新闻播报是从开学保持到现在的惯例,今天由我进行新闻播报。铃声响了,我保持着淡定走上讲台,却因为U盘问题,只能看着手机进行新闻播报,我在台上用余光注意到常老师一直在抬着头,看着黑板的方向,听得很认真,不知为何,这让我坦然了很多,或许是常老师的亲和力影响到了我。

为了做好这次播报,我搜集了大量内容,还对同学进行了一对一采访。我的播报内容是有关垃圾处理的新闻,主要是从新闻的写作手法、新闻真实性、新闻选题来分析总结。常老师说:“新闻播报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需要你们搜集大量资料,还有大量的采访。这个过程你们要甄别、思考、归纳、整合,并不容易。通过这个活动,希望你们能养成阅读新闻的好习惯,这是对新闻传播学学生的基本要求。你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度,这样才能做一位出色的记者。”

我播报之后,信心十足地站在讲台等着常老师夸我。可常老师却笑着说,“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你把它们弄混淆了,你的播报是一条新闻评论啊!”她边说边在黑板上写道:新闻价值、新闻事件、事实和观点。写完后常老师指着黑板,用手推了推那副高度数眼镜,说道:“从定义上看,新闻报道,是指是对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的报道。一般来说不加入个人观点。而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这两者都追求新闻价值,这是它们的相似之处。但是,新闻报道主要是为了客观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主要为告知作用;而新闻评论则是就事实发表作者自己的看法,主要为劝告作用。所以,新闻报道注重的是新闻事件本身的呈现,偏于客观;新闻评论则偏重对新闻事件的评述和分析,更具有主观性。从深度问题看,新闻报道一般只对新闻事实进行阐述,属于浅层次报道;而新闻评论则对事件进行深入探讨,一般属于具有深度的报道。”她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你的分析放在新闻评论上来说是很好的,先下去吧。”我如临大赦,快步逃离讲台,只听老师接着说:“但是,她这个错误对我们很有帮助,让我们都更清晰的认识到什么是新闻评论什么是新闻报道。”班里同学都笑了,我却印象深刻。

常娟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接着,常老师说:“垃圾乱扔现象时有发生,像在我居住的小区里,前几天竟然有高空抛物的现象,甚至还有把垃圾桶往下扔的。咱们可以试着做一个垃圾处理有关的主题采访,可以采访环卫工人、垃圾处理站工人、环保志愿者、环保专家、市民等不同群体,深化对垃圾问题的认识。”

常老师的每节课都能够以新颖的方式来吸引我们,在她的课堂上满满的正能量,感染着我们。我喜欢她言简意赅的话语,顿落有致的语气,以及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惊喜!(文学院:郝嘉乐/审稿)


黄玥老师课堂:用爱和温暖守候花开

(听课人:音乐学院2014级音乐表演专业李梁霞)

时间:2017年5月18日

天气:晴

地点:音乐学院教师琴房319室

课程:钢琴个别课


从我开始学习音乐时,我便和音乐日夜相伴、形影不离。那些“顽皮”的音符犹如孩童一般,他们时而安静、时而吵闹、时而欢乐、时而悲伤,对于他们所要传达的感情,我也常常似懂非懂,甚至手足无措。这种懵懂迷茫的状态一直困扰着我,直到我走进了黄玥老师“钢琴个别课”的课堂,黄老师让我从懵懂中舒醒,引导我从感性走向理性。

“个别课”就是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课程,课程的内容也是根据学生特点为其量身定制的,这也是我们音乐学院学生独享的VIP课程。每周四是我上钢琴个别课的日子,每每到了这天,我都特别的兴奋——又可以见到那令我崇拜的黄玥老师了。她像邻家大姐姐那样亲切可人,又有超凡的能力去“教育”那些“顽皮”的音符,让他们变得乖巧有序。

黄玥老师举办个人钢琴独奏音乐会

我带着上次课布置的乐曲——《逗》的曲谱,走向老师的琴房,轻轻地推开了门,便看见身着一席红色连衣裙的黄老师,她正端庄优雅的坐在钢琴旁,认真地标注曲谱。听见我进门的声音,她便停了笔,转过头来向我微笑,并示意我坐到琴凳上。我先向黄老师展示了这个星期习琴的成果,但由于我太过紧张,在演奏时总是触错音,老师一眼看出了我的紧张,便让我停了下来,左手轻拍我的肩膀说道:“深吸一口气,放轻松点,调整一下重新来。”我按照她的提醒,平复了紧张的情绪,重新演奏了一遍。演奏完,黄老师便娓娓道来,指出了我在演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真是一阵见血,这些不足之处也正是一直使我深受其困的手指技巧的运用问题。

看到我一知半解的神情,黄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接着说道,“这首乐曲是我国现代作曲家谭盾的标题性钢琴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中的一首钢琴小品,创作时结合了现代技法和传统民间音乐素材。具体来说,《逗》这首钢琴小品是以湖南民谣为素材,通过变奏手法创作出来的。它的演奏是由2小节的伴奏音型引子进行开始,注意以轻巧弹奏方式展开。”说罢,她便在钢琴上一小节一小节地演奏,示范给我看。她边演奏边告诉我,“要保持手腕放松,注意手腕运动的方向,关注某些关键音上重音记号的弹奏,发挥出钢琴明亮清脆的音响。”黄老师演奏完一遍后,便让我按她刚才所说的要求重新演奏。

黄玥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可事与愿违,在这次演奏中我非但没能掌握那些技巧,反而还出现了新的问题,这使我的信心和兴趣都备受打击。黄老师很快察觉到我低落的情绪,便鼓励我,“这些技巧都是有难度的,谁都不会一次就学会,学好钢琴表演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要能经得住这些挫败的磨炼,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的。”看着我沉默不语,她温柔的说道,“再来一遍,我相信你”,眼神中也充满着肯定和期待。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但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于是暗暗下定决心要更加努力地学习钢琴表演。她又继续说道,“你没有注意到左手伴奏是一个小节内的四个八分音符,前两个音是连奏,后两个音是跳音,要弹得快速而且匀称,所以演奏出来的音响效果不对。”说完这些她又不厌其烦的给我示范了一遍,并且着重示范了我出现新错误的地方。终于,在黄老师的细致讲解下,在接下来的几次演奏中,我终于攻克了这些难点。

黄老师的钢琴个别课严谨、专业,自跟随她学习钢琴表演以来,我自觉进步极大,这与她对我的谆谆教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总以最高的标准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我,同时也用充满爱意的方式对我的“失误”给予最大的宽容。(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估处:马强强/审稿)


徐静老师的课堂:运动中的思考

(体育科学学院2016级舞蹈表演专业何雯)

时间:2017年5月24日

天气:晴

地点:体育馆303教室

课程:健美操

徐静老师的健美操课,让我对健美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如何在运动中进行思考,认识到只有对专业足够了解,足够热爱,并对它有钻研探索的精神,才会有更大的突破。以前我的学习总停留在技术层面,不知道技术是死的,而徐老师的课让我懂得了人是活的,只有充满创造力的心灵才能赋予动作新的活力。

干练的运动装,整洁的运动鞋,是徐静老师上课的标配。灵活且精神的装扮,加上一双永远微笑的眼睛,总能给我们鼓励和引导。“当你站着舞台上的时候,你就是一个表演者,要把最好的、最美的状态表现出来,你要自信,你要相信,你是最棒的。”这是徐老师上课经常说的一句话。徐老师的课堂充满创造力、趣味性和多样性,内容安排紧凑但又让我不觉得疲惫,每节课我都能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要领。

徐老师总会在上课前,提前来到教室,每堂课让不同的同学上去带大家做准备活动,这不仅使每位同学都得到了专业方面的锻炼,还使大家学会了如何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的与他人沟通。徐老师的课堂不会始终一板一眼地教动作,她习惯在教学的同时启发我们思考,每次的作业是要求分小组和团队进行合作编排。我们要想完成一个好的编排作品,就必须把我们所学的动作创造性的连接起来,赋予我们自己的思想。她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若干团队,每个团队的编排任务都不同,课堂的PK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我们在PK中思考完成动作的要领和关键点,学会借助同伴的力量,学会和同伴配合。这不仅对我们的专业技能有很大的提高,也促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让班级更加团结友爱。徐老师会带我们去户外上课,在户外我们体验到的是另一种风格的上课方式,在更大的场地上展示自己,并且以一个大团队为单位,编排出更新颖别致的舞蹈。

可能大部分人认为,体育学院的实践课只有体力上的活动,需要一遍一遍的体力训练。徐老师的课让我们觉得体育运动不仅仅是体力活动,更是在运动中的思考,里面有科学、有理论、有艺术创造,让我体会了体育的魅力。在课堂上,徐老师是严肃且认真的,她会耐心地做示范,细致地讲解,并且不厌其烦地纠正我们动作中的错误。每次教新动作的时候,她总是把动作分析说得很细,把每个动作需要用到的肌肉、肌群、关节一一说明,让我们去思考该用什么方式,什么形式,运用哪几块肌肉发力,在我们练习的时候,她会在一旁仔细观察每一位同学的动作,给我们做好保护措施,避免我们因为完成动作不当而受伤。当我们完成动作不到位的时候,她则会从中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温柔鼓励的微笑,帮助同学们把动作完成好。

徐静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在徐老师的课堂上,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发现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学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融合,把自身的能力和强项发挥到极致。更庆幸的是,我学会了思考运动的意义,学会了学习和与人相处的方式,学会了团队合作,激发了我对运动的兴趣。她的课让我们明白,任何一项运动不光是身体上的,更多是精神上的追求,形神合一才能跳出最完美的舞蹈。(体育科学学院:吴文博/审稿)

(新闻中心:水源 木杉/编辑  束临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