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
  • 设为首页

师生风采

师生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正文

【赞课堂】第一季第八集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17日 15:39    编辑:王磊 核稿:  点击量:

余洋老师的课堂:徜徉水墨太行山

(听课人:艺术传媒学院2016级美术教育硕士曹丽华)

时间:2017年4月26日

天气:晴

地点:南太行

课程:专业写生

《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为“遇见”,并充满诗意地阐释了人生的各种难得的遇见。学生遇见一位好老师也是一种幸运。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们在专业学习的途中遇见了余洋老师,这是一种幸福与快乐。余老师涉足艺术比较广,画室里有书法国画作品,也有水彩水粉和油画作品。这学期,他教我们的课程是“专业写生”,并把写生地点安排在太行山,这既是一段非常美好的记忆,也是专业修养的一场收获,我的美术表现能力有了较大提升。

刚开始,我们几个同学本科专业背景不同,加之较长时间没有写生,一开始都不敢动笔,余老师没有强制要求,让我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准备写生工具,先“游山玩水”,有感觉了再动笔。

校外写生以大自然为对象,大自然是鲜活而多彩的,教学场所是移动的,如何能像课堂那样保持学生注意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有所获?余老师加强了示范教学,写生期间,始终和我们一起画,而且画的比我们还多。我原本以为是老师简单的示范就行了,然而并不是,老师做了详细的写生计划,并且是和我们共同商讨制定的,针对性强。第一天,我们一同爬山,余老师一边爬山一边和我们讲太行山故事,谈“太行山画家”“太行山名作”。从山顶回来的途中,我们一起野餐,他开始给我们讲如何表现太行山,就像聊天。吃饭后,带着我们取景,在一个山路旁坐下来给我们示范,边画边对我们说:“你们看到山上有座庙吗?”原来他在写生的那座山上加了一座房子,接着他解释说这叫“移景构图”。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们始终就是这样边聊边看老师画。一天下来,我在潜移默化中对取景构图、笔墨技巧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余洋老师作品

随后的几天,我们簇拥在老师身边,领略太行山美景。有时候,我们疲惫,甚至有些想偷懒,余老师就带着我们“游山玩水”,去四处拍照片,晚上回到宿舍参考照片画点习作,想画了再画。几天时间,余老师带我们从不同的山路一次次登上山顶,从不同角度俯瞰远处的村庄,仰望天空的白云,把美景留在了画布上、宣纸上。余老师的课堂是愉悦的、智慧的,收获是潜移默化的。

十多天的写生课,我们在余老师的示范教学中,提高了绘画语言、经营位置、笔墨运用技能技巧,每位同学都完成了10余幅写生作品,每一幅作品仿佛都能听到余老师的叮嘱与笑声,都能感受到太行山雄浑博大。写生结束后我们做了一个汇报,余老师题名曰“初识太行”,从中我们更加深了对于老师教学特色的认知,那就是余老师的写生教学“情系山水,心系学生”。

余洋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遇见是一个开始。和余老师在美术专业学习之旅中的遇见,开启了我们美术教育人生之旅,太行山写生的遇见则写生坚定了我艺术创作的信心,激发了我艺术创作的兴趣。有这样的老师引领,我们愉快地收获着,有信心有理由对未来充满希望。(艺术传媒学院:郭桃芬/审稿 )


常青老师的课堂:声乐个别课“常青”

(听课人:音乐学院2014级音乐学1班方尧杨)

时间:2017年5月18日

天气:晴

地点:艺术楼二楼常青老师琴房

课程:声乐个别课


每周最期待的就是周三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又可以上常老师的声乐小课了。他的歌声深情动人,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超强,在他的课上,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还从他渊博的知识,谦逊的为人处世中学到很多。

声乐小课是一对一上课。今天,常老师与往日一样,带我先练声。在练声的过程中,常老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音,即使很小的细节,他都能听出来,并耐心地给我示范、纠正。开声练习结束后,他会让我演唱前一节课给我布置的作品。他总是能够根据我现阶段的程度和自身的嗓音条件来给我们布置最合适的作品,不管是意大利歌剧咏叹调,还是德奥艺术歌曲,亦或是中国作品,他都能唱出韵味,很准确地讲解其中的内涵。

这节课我演唱的是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我由于没有准备好,当我唱到全曲高潮部分时,破了一个音。常老师指出了我的错误,然后给我示范,又讲解该如何破解高音的困难。他说,“唱高音一定要身体放松,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唱出的高音才是舒服的。然后,要高声朗诵歌词,把歌词说清楚了才能唱清楚。想唱好,先要朗诵好,朗诵要字正腔圆。”我读了几遍词,总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常老师让我体会打哈欠的状态并且不要把自己当作男中音,要像男高音一样去唱,把嘴想象成在更高的位置上去咬字。我下巴松弛,把牙关打开,保持着打哈欠的状态,喉头保持稳定。这样竟然奇迹般地凑效了,高音不再紧绷,也没有那么吃力地唱上去了。

解决了高音,可是情感还是不够到位。常老师从词作者龙七与曲作者黄自的创作风格讲起,再讲到《玫瑰三愿》的创作背景,仔细分析了作品中蕴含的战乱造成校园凋零、人心感伤的内涵意蕴,以及对国破家亡的忧愤。这种分析和讲解,让我对歌曲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歌词的旋律和情怀的把握上升一个台阶。“我愿那红颜常好,莫调谢!好教我就住芳华。”全曲最后一句,亦是情绪最高涨的地方,最高音在“红”字上,常老师说唱到这个字的时候应该在后鼻韵母“ng”上归韵。我又跟着常老师的钢琴伴奏唱了一遍。常老师弹钢琴伴奏,前奏一响起就把我带入了歌曲意境之中,我很自然地唱起了第一部分,然后进入第二部分,情绪高涨,直至演唱结束。这次演唱,我觉得起承转合十分自然流畅,自我感觉十分放松,舒服,陶醉在歌曲中。这只是常老师教学的一个场景,他注重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每一次换气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字,在近乎苛刻中完美地让我们进入演唱境界。

常青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光亮!”常老师的课堂总让我十分开心,十分向往,在每一次感动中提高了自我。我愿珍惜他的每一次课,在他的每一次课中发现音乐的别样美。(音乐学院:马树芳/审稿 )


时晶晶老师的课堂:从“小孩爬烟囱”说起

(听课人: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通信工程专业杨丽)

时间:2017年3月14日

天气:晴

地点:锦绣校区博约楼407教室

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

阳春三月天,风和日丽。时老师像往常一样,提前十五分钟来到教室,开始电磁场与电磁波课。但她的课堂总能在寻常的时间里给我“不寻常”的惊喜。

今天,时老师的开篇就让我们惊喜,她说,“今天我想问个问题:有两个体型相似的孩子爬烟囱,他们出来之后一个灰头土脸,一个干净洁白,哪个孩子先提出要去洗脸?”“干净的那个!”我抢答道,为自己小时候听过这个故事而得意,同学们也表示赞同。时老师微笑地看着我说:“不错,还有答案吗?”我们就疑惑了:难道是脏的孩子去洗脸?还是一起去洗脸?这时候,时老师这样说道:“我相信你们大多数人都听过这个故事,我想说的是,这个答案是错的。两人同时从老旧的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干净的,另一个是会是脏的呢?”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当一个人的思路受到牵绊的时候,往往就不能十分清晰的找寻到一切事理的根源。这个时候就要跳出习惯的桎梏,避开思路的陷阱,逃离认知上的迷雾,矫正性情上的执着,脱离一切人为的布局。这就是我们在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应当训练的思维和应该学到的技能。”我们欣然接受她的看法,既充满新奇,又鼓舞了信心。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静电场中的导体”。时老师首先提问一个我们熟知的问题说:“当电场中存在导体时,会对电场分布产生什么影响呢?”对于这个中学就学过的问题,我们回答道,“静电平衡。”哪知时老师接着问,“有哪位同学能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产生静电平衡呢?”这下,我们都沉默了。

看到这种情况,时老师不失时机地讲解,“导体是一种拥有大量自由电子的物质,在静电场中,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在静电计力的作用下,做反电场方向的运动,直至积累在导体表面的电荷产生的附加电场在导体内处处与外加电场相抵消,此时导体内静电场为零,即达到静电平衡状态。”接着,时老师又从公式E=-▽Φ出发,详细地分析了静电平衡时的一系列条件。我们紧跟着时老师的思路,一边仔细听讲解,一边找书上的响应的知识点,旁边写上注解。

时晶晶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最后,她又回到了开始的故事,对我们说:“如同从小孩爬烟囱故事中学到的,人不能总是机械地学习而不思考,老师传授什么就听什么,要在惯常的知识中发现未发现的。”时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引导我们在惯常的知识中学会打破常规,与“为什么”结伴同行,不断提高自我。(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周玉/审稿 )

程敏老师的课堂:代码间的温度

(听课人:计算机学院2016级软件工程专业吴童威)

时间:2017年4月25日

天气:晴

地点:博约楼302

课程:数据结构

代码在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面前如一日三餐,学习代码的过程需各类良师,他们如船桨,在前进的方向助推我们完成一段航行。大一下学期伊始,程老师便是我们在数据结构专业课上遇到的良师。在各种枯燥的代码、语句与符号萦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倍感烦躁的时候,她赋予了冰冷的代码以温度使它们跃然于电脑屏幕上。

上课前的二十分钟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六人一小组地开始了上节课内容的讨论。“程老师,这一题最小生成树我怎么算也得不到题目给的总权重,应该怎么计算?”程老师仔细看了题目,她让那位同学依次说出解题的步骤。李冬同学按照他的理解依次将权值增加,算到一个步骤的时候,程老师发现他没有考虑到另一条线路,只考虑了其中的一种情况。那位同学豁然开朗,连连说道“懂了”。课前的讨论让我们的学习过程充满了交流,在互相解答对方疑问的过程中,我们给予对方的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思路,但是对方收获的却远远不止一个题目的解答,更多的则是代码中蕴含的温度,被别人帮助而体会到的温度。

上课铃响了,这节课老师讲解的是二叉树与树的转换的基础理论。老师将课本上的文字浓缩为几句话:“首先我们介绍树如何转换为二叉树:第一步,第一棵树的根便是二叉树的根。接下来,第一棵树的子树便是二叉树的左子树,其它的树则作为二叉树的右子树来存放。剩下的还是按照上面的规则进行运算。”之后一个例子的讲解更加深了同学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简单易懂的描述与例子的运用在短短几分钟内便让我们温习了一遍,也能让没预习的同学清晰地学习一遍知识点。随后,程老师还将树与二叉树转换的过程用动画同步呈现,一条条与操作匹配的代码也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更加细致地了解这些代码的解析。

之后老师便开始继续解析她的问题“判断两个结点的时候用的是if(T->lchild!=NULL&&T->rchild!=NULL),我们只要改变其中的几个代码就可以了,你们再思考一下。”一点点的提示让我们大多数人都逐步知道了如何去解答这个问题。一分钟后,老师随机选择了一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他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并说出了改变的原因。在老师举一反三的问题当中,我们学习到的则是如何灵活地运用代码,而不是局限在仅仅解决书本中的问题。这些重复变化的代码汇聚着老师的温情,让我们收获着知识与关心。

程敏老师(此照片由本人提供)

在程老师的课堂上,课件上形象生动的展示,黑板上重点知识的勾勒,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到每一个字符所蕴含的秘密。如今的老师已然不是开学时那一个看着严肃、严厉的老师,而是一个亲切、负责与关爱学生的老师,更是益友。树苗不断汲取养料,而我们与老师之间以代码作为交集,用代码汇聚温情,不断感受代码间的温度。(计算机学院:吴晓星/审稿 )

(新闻中心:水源 木杉/编辑  束临河/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