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
  • 设为首页

专业介绍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介绍 >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

一、学院概况

合肥师范学院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最早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物理教研室,2018年4月,成立了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近5年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下设物理系、光电系、新能源系、材料系、研究生管理中心、大学物理教学部、实验中心、办公室等管理机构,另设教学质量管理中心、科研与社会服务中心、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等3个教科研辅助机构。

学院目前拥有物理学(教师教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科学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学院同时拥有学科教学(物理)1个全日制教育硕士点。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2022年起,4个本科专业全部为一本招生。学院拥有“大学物理与实验”,“材料科学与工程”“光机电系列课程”和“大学物理思政课程”4个省级教学团队。学院建有大学物理实验室、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中学物理教法实验室,光电专业实验室、新能源专业实验室,材料专业实验室等各专业教学实验室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拥有仪器设备2000多台。

学院拥有安徽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1个,合肥市工程技术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高峰和高原重点学科各一个。拥有安徽省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团队1个和“115”产业创新团队1个,院级科研创新团队3个,科技服务团队2个。

目前在读本科生1037人,在读教研究生10人(包括安大联培),学院现有教职工72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52人,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8人。另外,学院从中国科学院和相关企业聘请了30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教师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0多篇;获批国家专利55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项,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56项,横向项目72项;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等。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近百项,同时,我院学生通过课外科技创新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获批专利22余项,发表论文46篇,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8项,省级创新创业项目35项。毕业生就业率近3年均保持在95%以上,培养的优秀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评委王建军、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加速器部副主任徐宏亮、马鞍山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谢鸿等。

二、专业介绍

1.物理学(师范类)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具有扎实的物理学专业基础、学科教学的能力,实践、反思和创新能力,终生发展理念和职业发展规划,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中学、基础教育管理部门或其他教育科研行业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等工作的中学物理骨干教师。

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1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具备正确的人生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优良;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遵守师德规范,富有教育情怀,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并乐于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培养目标2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具备扎实的实践教学能力,有较强物理核心素养;掌握中学物理教育的规律,熟悉物理教育的思想、方法,熟悉中学物理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具有突出的教学能力,能从更高的观点理解中学物理知识,能综合运用物理学科知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及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培养目标3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德育工作能力强;具备较强的班主任工作能力,能够根据中学生发展特点开展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课内外活动。

培养目标4善于反思、总结、提高、创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意识,能跟踪并学习物理教学方面的先进教学理念与手段,能够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具备较好的物理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在教学育人、教学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表现优良。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人,博士比例为68.4%,拥有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等省级人才称号人员3人。专业教师近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7个。

实验条件:

用于本专业教学的实验室分为普通物理实验室(力热、电磁、光学)、近代物理实验室、中学物理教法实训室、创新物理实验室以及师范生微格教室、全自动录播室等实验室,占地面积超过1000㎡,实验项目70多项,实践课程占总学分比例达到31.9%。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可分为通识教育(包括通识必修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专业教育(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包括教师教育基础课程、教师教育拓展课程、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素质拓展教育(包括第二课堂)四个教育平台,九个课程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兼顾了通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等培养,并且尤其注重加强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专业核心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近代物理实验、固体物理。

就业规划:

毕业生五年左右成长为初高、中物理骨干教师。依托合肥的地理位置优势,物理学专业长期保持与合肥各中学优秀骨干教师,省市级、区级教研员的合作,坚持加强师范生技能培养,即三字一话、无生上课、教材分析、课程解读等能力训练。适时邀请外聘专家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资格考试、考编等方面培训和政策解读,使师范生不出校门就能了解到合肥乃至安徽省的各招聘、考编信息,明确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任务,尽早制定就业规划。近两年本专业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过95%,其中攻读研究生人数超过30%。

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业基本情况:

合肥师范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21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省级“光机电系列”教学团队、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有“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省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重点实验室”、“合肥市光电探测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在红外高温探测、激光气体检测、量子光学精密测量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近几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本专业重视对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培养和产学研合作,部分科技成果已实现应用转化,现建有多家优质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合肥长虹实业有限公司、合肥瑞石测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安徽科创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等。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扎实的光学、电学理论基础,掌握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灵活运用光电信息综合理论和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富于团队协作精神,能在激光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平板显示技术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从事光电信息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集成和应用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目标内涵: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能达到工程师中级技术职称相应任职条件,具体应达到的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2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与合作能力,具有团队分工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力,能胜任技术负责、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3能够根据国家法律、行业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合理运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解决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及行业领域内遇到的工程实践问题。

培养目标4能够独立承担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中光电子器件、光电检测系统的设计、平板显示技术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成为所在企业技术骨干。

培养目标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途径更新知识,实现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队伍是一个科研能力精湛、教学水平突出、协作能力强、热衷奉献教育事业的团队,属于省级“光机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和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占比60%,具有博士学历14人,占比93.3%,有企业工程经历的“双能型”教师11人,占比73%,有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

实验条件:

用于本科教学的专业实验室19个,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实验设备共344套,总资产近1200万元。现开设光电综合实验7个系列课程,实验项目共90余项,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31.5%。

课程体系:

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教育质量。根据我校性质“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和办学定位“举行知旗,走应用路,创师范牌”,我们对照行业工程师岗位能力,以“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和高素质”为培养目标,制定专业培养方案。

为加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五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的工程技术人才,课程体系共设有三大教育平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拓展教育,划分八大模块具体实施,其中专业拓展课程再设由了5个岗位选择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或职业规划选择个性化模块学习,也可以与企业课程置换学分,包含专业拓展课程、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都可以在企业完成,可以真正做到了弹性调整,

专业核心课程有:应用光学、物理光学、激光原理及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光电成像原理与技术、光电探测与信号处理、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平板显示技术、传感器原理及技术、光通信技术、光电综合实验(1-4)等。

就业规划和服务行业:

毕业生五年内成长为光电九大行业的中级或高级工程师。

本专业以综合改革和建设为突破,依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深化人才教育和地方企业的深度融合,强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培养,着力培养具有品德优良、专业素质卓越、创新意识强的专业复合型人才。本专业选定平板显示和光电检测为专业方向,对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本着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为宗旨,长期不断拓展与地方企业的产教融合,从专业技能培训、专业见习实习,到本科毕业就业等教育环节,与十多家合肥地方企业单位共同合作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和社会效益。随着冶金化工行业的大力发展,对高温检测技术紧迫需求,本专业的专任教师开发并掌握了相关关键技术。因此,本专业在光电检测技术方向上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较为突出成效,精心打造了《光电成像原理技术》、《光电探测技术与信号处理》和《光电传感技术》等相关课程,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光电检测行业从事相关技术应用和研发的工程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本专业现已有8届毕业生,历届毕业生主要就业在光电信息类产业、研究所等,从事光电检测、光电成像、平板显示、光通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与管理工作。近三届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其中继续攻读研究生人数占比超30%。

3.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

专业基本情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成立于2014年,于2020年获评“安徽省一流本科专业”,2021年度入选合肥师范学院“十四五” 校级重点学科高原计划(硕士点学位建设单位),2022年进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范围,在2023年度校友会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安徽省应用型专业排名第一(档次为A+)。专业拥有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功能磁性材料与技术应用科创团队、能源存储转化材料科创团队等多个科研团队。在储能动力电池材料开发、功能磁性材料应用、水系离子电池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完成应用。近几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级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专业着眼于学生的工程技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学研实践基地。2022年,专业获批安徽省级质量工程“储能技术开发与应用学院”项目,为实现我校应用型办学宗旨,立足更好的服务学生回报社会的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基础和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素质、创业精神、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既可从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新能源材料及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研发,生产技术开发和工艺过程控制,新能源材料应用等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也可以承担相关材料领域的教学、科技管理和经营工作。

目标内涵:

培养目标1能系统研究、分析和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制备、经营管理等专业职位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和工程问题,适应国家和经济建设需求;

培养目标2能以社会责任感、法律、道德、安全、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等方面的视角理解和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3适应独立和团队工作环境,具有与同事、专业客户和普通公众进行信息获取、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培养目标4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在适应竞争环境、职业发展和领导能力上表现出色。

师资力量:

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高级实验师1人,博士学历占比87.5%,均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拥有硕士生导师2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安徽省杰青1人、安徽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带头人1人、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136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双能型教师11人。2020年度获评“安徽省级示范基层教研室”。

实验条件:

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由材料合成实验室、高温烧结实验室、材料表征实验室、能源材料转换实验室和X射线衍射实验室等13个实验室分室组成,包括材料合成装置(微波反应器、高温炉、冷冻干燥机等)和电池组装测试仪器(惰性气氛手套箱、多通道电池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具有较为全面的分析平台,如X射线分析仪、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分析仪、万能力学试验机、比表面积分析仪、材料物性分析系统等。开设实验项目共40余项,实践学分占比超过30%。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材料合成、表征、能量转化实验的主要技术、方法、应用及前沿领域,综合运用材料制备与合成、分析与表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设计、合成及测试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新能源材料方面的生产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课程体系:

按照专业工程认证标准,采用“平台+模块”模式,以通识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为基础,搭建了通识必修课程模块、通识选修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等六大课程模块,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专业课程有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思政示范课程)、太阳能电池技术与应用(校企合作课程)、燃料电池材料(省级特色课程)、锂电安全生产与环保、动力电池技术与应用、镍氢电池及材料、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电化学基础(省级教学示范课程)、新能源材料概论、材料科学基础(省级教学示范课程)、磁性材料(省级教学示范课程)、能量转换材料与器件、材料分析方法(省级特色课程)、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等。

就业规划和服务行业:

对照材料学科前沿发展和龙头企业用人需求,本专业选定新能源储存、转化和能源材料回收为主要就业方向,并与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巡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签订了就业实习协议,年度就业率均超过98%,毕业生五年内成长为相关部门工程师或技术管理人员;毕业生可以攻读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从事太阳能光伏发电、动力电池、燃料电池、节能环保领域研究工作,近几年考研率均超过30%,在全校名列前茅。

4.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基本情况:

本专业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教学团队,安徽省光电探测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微纳材料表面工程”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等教学和科研平台。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双能型”教师6人,安徽省高校(卓越)教学名师1人,研究生教学名师1人,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在可再生能源转换与存储、氢储能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是校级示范教研室。本专业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产学研合作,部分科技成果已成功实现转化,在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和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建有产学研合作基地。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立足合肥、服务安徽、面向长三角,培养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具备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专业基本技能,掌握新材料研发和生产、材料测试与性能检测的理论和技术,能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能在光伏材料及高分子材料领域从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或材料的测试分析、性能检测以及相关管理等工作。

目标内涵: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能达到工程师中级技术职称相应任职条件,具体应达到的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能够运用数理、材料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对复杂的材料科学问题进行有效探索和系统性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2熟悉材料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工程创新意识与能力,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材料专业知识,从事光伏材料及高分子材料领域相关工艺技术及产品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管理;

培养目标3具备卓越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培养目标4具备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拥有团队精神、有效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培养目标5拥有职业发展中的终生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

师资力量:

本专业师资队伍是一个科研能力精湛、教学水平突出、协作能力强、热衷奉献教育事业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双能型”教师6人,“136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人。

主修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伏电池材料与器件,光催化材料,热电材料与器件,发光材料和光学等。现开设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系列课程,实验项目共50余项,实践课程占总学分的30%。其中,列入安徽省课程建设项目4项。

所服务领域和行业:

本专业依据“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深化人才教育和地方企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学生具备解决工程应用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具有品德优良、专业素质卓越、创新意识强的专业技术人才。立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半导体材料基本原理与工艺方法为核心,强调设计、实验、测试、计算、分析等能力的培养,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及宽口径复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近三年,学生平均考研率达50%,其中考上211以上院校的比例多达80%,就业率99%。